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保持稳定,政府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将进一步促进信创产业的发展。同时,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数据隐私保护等领域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预计到2029年,中国信创产业市场规模或将达到59054亿元。
1、定义
信创产业,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旨在实现信息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其核心是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底层架构和标准,在芯片、传感器、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领域实现国产替代。信创产业是数字经济、信息安全发展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之一。
2、产业链剖析
信创产业包含的细分行业十分庞杂,通过对产业内部包含的细分领域进行梳理,将信创产业链大体分为软件领域、硬件领域、实际应用和信息安全四大类。硬件领域中包括底层硬件和基础设施,软件领域中包含基础软件和云平台两部分,实际应用场景中包含企业应用和解决方案两大类,信息安全控制则贯穿整个信创产业。详细产业链分布情况如下:
信创产业分为硬件领域、软件领域、实际应用和信息安全四大板块。
硬件领域分为底层硬件和基础设施,其中底层硬件包括芯片、固件等,其代表公司有兆芯、龙芯、立思辰等,基础设施包括存储设备、整机和通讯设施等,代表公司有清华同方、晋华、紫晶存储等。软件领域分为基础软件和云平台等,其中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等,代表公司有普华基础软件、达梦数据库、中创中间件等,云平台则包括IaaS、PaaS和低代码平台等,代表公司有用友、阿里云等。实际应用领域则分为企业应用和解决方案两部分,信息安全行业则贯穿信创产业始终,其代表公司有中孚信息、360等。
信创二字来源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2016年3月4日工委会成立,是由从事信息技术软硬件关键技术研究、应用和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发起建立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信创产业,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信创产业推进的背景在于,过去中国IT底层标准、架构、产品、生态大多数都由国外T商业公司来制定,由此存在诸多的底层技术、信息安全、数据保存方式被限制的风险。全球IT生态格局将由过去的“一极”向未来的“两级”演变,中国要逐步建立基于自己的IT底层架构和标准,形成自有开放生态。基于自有IT底层架构和标准建立起来的IT产业生态便是信创产业的主要内涵。
信创产业是中国坚持走信息技术应用自主创新之路的必然结果,以“863”计划为起点,共经历了“觉醒”、“起步”、“加速”和“融合”四个阶段,形成了以国家和科研机构为引导,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实践突破的信创产业新局面。
信创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对行业的发展进行支持。政策扶持对于信创产业发展推进的意义重大,我国信创产业竞争力不断突破,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2019年我国提出发展信创产业,随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2020年作为信创发展元年,国家一连颁布五项政策对信创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相关规定。国家层面涉及信创产业的相关政策与内容如下:
1、行业整体情况:规模增长但增速放缓,三年内增速超30%
信创产业涉及面广,产业规模庞大,根据赛迪顾问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信创产业市场规模达到9220.2亿元。同时,由于中国信创产业仍处于发展期初期,其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非常快,2020-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3.89%。前瞻初步估算,2023年中国信创产业规模在12000亿元左右。
从信创产业链各环节的国产化程度来看,应用软件及信息安全领域比较成熟,信创产业链中上游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在CPU芯片、存储设备、操作系统及中间件等细分环节,国产化不足10%。
2、基础硬件市场:集成电路产量恢复增长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呈波动趋势,2021年产量最高,达到3594.3亿块,同比增长37.5%。2023年全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为3514.4亿块,同比增长6.9%。
芯片产业是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2013-2022年,我国芯片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12006.1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设计业销售额5156.2亿元,同比增长14.1%;制造业销售额为3854.8亿元,同比增长21.4%;封装测试业销售额2995.1亿元,同比增长8.4%,创下历史新高。前瞻初步测算,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在12300亿元左右。
2022年,中国整体服务器市场在出货量和厂商销售额均保持稳健增长,大部分企业基于业务需求,在服务器采购上均呈现出旺盛的需求,尽管由于全球供应链导致的短缺问题愈发显著,使得部分需求无法兑现,但中国服务器市场在厂商销售额方面仍保持8.97%的增速,达到273.4亿美元。前瞻处于测算,2023年中国服务器销售规模在283亿美元左右。
根据IDC发布的中国服务器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服务器市场出货量434.1万台,同比增长10.99%。受益于中国数字经济转型的持续驱动,数字中心等新基建业务持续开展,刺激服务器产品产能不断释放,产量稳定提高,中国服务器供给情况总体保持稳定增长。前瞻初步测算,2023年中国服务器出货量在449万台左右。
3、基础软件市场: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潜力巨大
服务器操作系统通常分为Windows Server、Linux、Unix等。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由于天然支持云计算、云计算、虚拟化和容器化等技术,又因为其源代码开放,用户可免费得到多种应用程序,因此,在服务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IDC数据显示,2022年在全球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中,Linux占据超过80%的市场份额,Windows市场份额在19%左右,Unix仅占0.1%左右市场份额。
由于国外服务器操作系统发展相对较早,在技术、行业生态、市场培育、商业化合作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国内服务器操作系统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在政策和国家战略的带动下,发展迅速。同时,中国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拉动了服务器操作系统装机量的持续增长。根据物理服务器出货量核算,2022年中国服务器操作系统装机量达到401.2万套,商业版行业装机量达到189.6万套。根据IDC等机构预测,2024年全球服务器复合增长率为23%,中国服务器市场增速更加迅速,预计拥有41%的增长。
2020-2022年,中国数据库市场呈高速增长,由多方面因素促成:政策利好,国家大力鼓励国产数据库厂商的发展;需求拉动,国产化和数字化建设带动需求的爆发增长;供给端多元厂商发力,传统、初创和跨界厂商厚积薄发,产品和技术经历了工程实践的打磨走向成熟;国内企业对基础软件的付费意愿和IT支出也在逐年提升,有利于市场的长期发展。根据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测算,2022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为59.7亿美元(约合403.6亿人民币),占全球7.2%的市场份额。预计到2027年,中国数据库市场总规模将达到1286.8亿元。
4、应用软件市场:数字化与国产化逐步渐进式并行推进
应用软件国产化从办公系统逐步进入到业务系统。实际上过去几年的国产化重点主要在于基础软硬件层,对于应用软件领域虽已有涉及,但更多仍是优先在办公相关业务层面进行(办公软件、邮箱、OA等);而从广义的维度来看,应用软件的泛国产化囊括经营管理系统(ERP、CRM)以及核心业务系统(PLM、MES)等,而目前经营管理系统以及核心业务系统层面的国产化仍是在产品可用性的前提下,数字化与国产化逐步渐进式并行推进。
近年来,受国家政策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信创应用软件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信创应用软件市场规模为5944.4亿元,预计 2025年达到近1.5万亿元。
1、区域竞争格局:北京市全国竞争力最强
根据《2023年中国信创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从信创产业TOP100企业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北京优越的IT产业基础为信创产业提供支持,从地域分布来看,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的企业数量位居前三甲。
2、企业竞争:对标国际,加速国产替代
信创产业正在“2+8”领域中加速落地和实践,是实现安全化、可控化和自主系统化,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必备基础,以此为基础,中国信创产业代表企业走向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与国外如Intel、微软、IBM、Oracle等巨头平等对话和业务对抗将成为常态,这种平等对抗的演进以中国信创产业持续创新并具备世界级专利的产品和服务为必要条件。
1、发展前景:2029年市场规模接近6万亿
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保持稳定,政府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将进一步促进信创产业的发展。同时,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数据隐私保护等领域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预计到2029年,中国信创产业市场规模或将达到59054亿元。
2、发展趋势:国产化全面替代可期
信创产业未来将是关键领域的全面安全,实现软硬件的全部替换,并逐步实现政务云的国产化。以目前的信创产业为契机,全面实现以操作系统、芯片、数据库、应用软件等为核心的国产自主安全平台,随着云计算、物联网、AI、大数据等应用,持续促进底层能力的提升,上层业务不断拓展,产业边际不断拓宽。
声明:本文来自信创纵横,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沃通CA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